燕京理工学院第三届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胜利闭幕
发布时间:2014-01-18 23:05 点击量: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加快步伐构建与燕京理工学院定位相适应的特色鲜明的本科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创本科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在研讨阶段,学校领导、各教学单位、处室分别就学校的未来发展战略、教学改革的方向、以往的工作成就与不足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召开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研讨会、教研室工作研讨会、教育管理机制研讨会、人才培养的规格的内涵研讨会、以及学生座谈会等。
会议由副校长刘元园教授主持。副校长崔文勇教授代表校理事会做大会主题报告。报告的主题是《创新变革,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报告中,崔校长总结了四年来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提出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和任务。报告指出,今后一个阶段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积极探索高等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主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特色发展之路。围绕“一个目标”、明确“两个定位”、实施“三个战略”、利用“四个抓手”、突出“五个亮点”开展工作。
报告确定了学校下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一是把学科专业建设的龙头落到实处;二是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三是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四是健全完善制度建设;五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六是坚定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七是牢牢抓住贯穿建设的主线----加强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崔校长在报告中指出我们学校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历史舞台。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困难并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眼光,要准确把握学校发展的阶段特征,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开创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报告指出未来的五年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将是一个充满活力、实践应用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一所民办本科大学。让我们共同努力,牢牢把握住学校发展的生命之源,明确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经过这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及后续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将会真正通过创新人才培养这个系统工程带动学校全方位水平的提高,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燕京理工学院独特的学校特色与育人风格,促进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并肩,为了建立一所独具特色的高水平民办大学而共同努力奋斗!
在上午的会议上,教务处、学生处也分别进行了部门工作报告。
教务处多俊岗处长做了题为《变革教学理念,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言。多处长首先从教学和教务管理两个方面对几年来教务处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建校以来,教务处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工作人员以学校大局为重,坚守职责,忠于职守。在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下,保障了学校基本的教学秩序与良好的校风延续。其次,本着“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学校声誉重于一切,规范是教学运行的保障,应用性是教学变革的方向”的原则,立足于我校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指出未来工作的主题任务及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一是全面落实第三届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学校总体教学任务与目标;二是推动教学理念转变,扭转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左的观念,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思想基础;三是系统、有计划地稳步推进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四是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符合的规章制度。2014年后的几年,将是我们的开始变革时期。让我们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共同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学工处刘鹏飞副处长做了题为《提升第二课堂教育实效,培育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的报告。刘处长从对第二课堂作用的思考和认识、推进第二课堂建设的措施方法、进一步提升第二课堂教育实效的任务安排三个方面进行报告。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共同构筑了高等教育的育人系统,第二课堂具有辅助性和独立性的双重功能,一方面紧紧围绕第一课堂开展教育工作,做好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另一方面也积极发挥自身独具的教育优势,牢固构建我校特色的第二课堂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专职教师对第二课堂教育的指导作用,构筑我校广阔的育人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能够搭建起合力育人的有效平台,学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抓校外实习基地、实验室建设,学生考研率保持先进,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并提出改革措施;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学科竞赛获奖多,科研走在前列,双师型培养多样化,提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机电学院对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初步总结,并对杰出人才培养提出了12条措施;会计学院开始探索5个对接模式,提出六个条件,四项措施;管理学院打造专业特色和大作业量,提出继续完善实验室建设,干中学的教改经验;国际商学院创业教育的经验、营销课程改革,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五个措施;文法学院总结三主一体化教学模式到5651工程的经验,并提出发展战略实施计划;艺术学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大学生艺术节活动,提出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9条措施。
盛维勇校长在讲话中指出,本次大会收到了预期的成效,达到了“总结经验,研讨问题,规划未来发展”的目的,有广度、有深度、有高度。这次会议是一个标志,标志学校新一轮综合改革的开始,标志我校发展中的一个新起点。随后,盛校长与参会人员分享了关于对大学特色、应用型、双师型、三育人的理解和感悟。认为大学特色应表现在三个层面,专业特色、办学特色、学风校风特色;“应用型”人才应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关键和保障,需要用政策保证,用校内课堂教学改革带动,引进高级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用科研项目开发、研究、为社会服务,注重与企业联合培养;“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要给学生提供立足未来发展的专业知识,提供理性道德体验,提供多样化文化体验。盛校长希望借这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的东风,大家团结一致,树立信心,开拓进取,落实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为把燕京理工建成独具特色的一流民办本科院校而共同努力!
吴保德理事长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会议汇聚了大家的智慧,反映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有水平,希望大家会后,认真学习领会大会报告,学习各单位先进经验和校长讲话,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头开好。2013这一年,教学工作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今后的五年是我校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五年,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格局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适应高等教育变革和创新发展的时期,也是办学特色形成的关键时期,更是广大教师构建职业能力的新时期,本次会议是改革、探索、变革的会,是学校一次重大的战略发展转型。
吴理事长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我们现在面临的时代和形势。一是高等学校不再是知识创造和知识的垄断地;二是现行教育体制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三是脑力与体力劳动间界限模糊;四是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对人才提出一定要求;五是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六是高校激励人的功能未达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一是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动摇;二是形成基本专业格局,打造专业特色,特色专业;三是基本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四是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抓手;五是建立支持保障体系;六是制定相关制度,七是组织文化建设。希望各学院会议结束后,立刻行动起来,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校企合作这五个方面做出三年计划和目标。各部门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能,主动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全体教职工,从关心自身发展,关心学生成长的角度认真领会此次会议精神,认识到自身的责任,积极投入到我校教学改革方面来,为我校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燕京理工学院第三届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讨,总结了经验,找到了不足,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圆满结束,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