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特聘教授逯贵祯:加强学科建设 明确专业发展 共育优质人才

发布时间:2014-05-05 14:03  点击量:

中国传媒大学逯贵祯教授是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教授,曾为该院2013级通信工程专业的同学授课,传授自己渊博的学识,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与心得。近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教研室主任李丽芬老师在中国传媒大学信息院办公楼通信办公室对逯贵祯教授进行了回访,共同探讨了该院新修订的《人才培养目标》大纲和通信工程专业所面临的问题和专业学科的发展方向。

逯贵祯教授与我院李丽芬老师进行合影_副本.png

逯贵祯教授与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李丽芬老师合影

逯贵祯教授十分关心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定位和发展,针对将物联网作为该专业特色的方向定位,逯教授指出物联网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与计算机有关,涉及到数据库与软件方面的内容;另一部分涉及到硬件部分,主要是RFID、嵌入式系统,这些内容涉及到各种不同的应用,在不同应用的开发时,嵌入式系统和一些特别的软件是必需的。他认为在课程设置中,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课程可以相对弱化,但天线、无线局域网、dsp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等相关的课程应当加强补充,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更加适合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发展。

交谈中,逯教授也向我们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法和经验,他说:“在传媒大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安排学生综合性作业的内容较多,这些作业需要学生查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完成;这样的教学方法再加上实时追踪指导,十分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十分显著。”逯教授还特别强调了实验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达到更接近实际应用的教学效果呢?逯教授认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有实际的项目的话,将项目的内容与课程教学联系起来,不仅对教学和项目的研究大有裨益,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很有帮助。在传媒,逯教授也时常接触我校考入传媒读研的优秀学生,他认为这些学生上进心很强,通过两年多的学习,科研能力和学科知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大学科研活动是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过程的集中表现,其科研水平高低通常成为判断该校学科建设实力的重要指标。在了解我校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后,逯教授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提出了建议:“先不要做系统方面的研究。可以具体到某一关键技术,或者结合某个特定的应用问题,首先说明该问题研究具有意义,同时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在应用和研究领域是一个空白,然后提出的研究思路。课题申请一般要求是有新的创意或是目前研究的空白区域。实践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特别是一些特色问题,可以抽象出的研究课题,经过教学与实践结合,从而提高科研立项质量。”

目前,我校正掀起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作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教授的逯贵祯也和来访的李丽芬老师探讨了教改的发展过程,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李老师也代表该院表示将充分听取专家和教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学院的专业和学科核心竞争力,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本科专业人才和应用型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

版权所有:燕京理工学院

冀ICP备09049748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085

联系我们

  • 地址: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高新区迎宾路808号
  • 邮编:065201
  • 联系电话:010—80843808/80844355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7 17:55:55